![]() | 上海销能-新网站-新网站-新网站-新网站-新网站:www.xiaoneng.com.cn |
中国服企渠道建设之路该何去何从? |
![]() |
|
2010-12-09 13:04:44 来源:中国女装网 近几年,渠道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在服装业达成共识。然而,中国服装企业的渠道建设之路又该何去何从呢? 网络销售:缺乏体验性 艾瑞咨询CEO杨伟庆认为尽管网络销售看上去很美、门槛很低,但要做好非常难。他自己曾投资过一家EUP做衬衫的网站,在一年烧掉400多万之后宣布清盘。而网络销售目前的老大PPG也深陷“只会烧钱打广告”的质疑中。业内人士说,“他们不懂服装业”,证据之一就是PPG所用的质量控制程序是所有中国服装(000902,股吧)制造企业所不采纳的。“对ERP系统、执行的要求非常高”。 全雳还认为,走平价、潮流的ZARA模式,“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得到”。最明显的是“国内哪家企业有ZARA那样2000多名设计师的团队?”而服装协会人士指出,与海外设计师以市场为导向相比,中国的服装设计还是设计师主导的。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企业学不到ZARA的供应链体系,“他们的产品基本在1年前就已经开发完毕了”,而且与国内的零售企业相比,ZARA已经有了制订规则的权力。 与全雳的固执相比,丁辉开始接受现实的“诱惑”。他说未来一段时间诺奇将考虑引入立体型的营销模式,“正在考虑采用电子商务这种方式”。但是丁辉一再强调,无论如何,传统门店都将是诺奇最主要的营销平台,“网络只会是补充”。 不约而同的,他们都用了马云的一句话:小公司的战略就是活下来,挣钱。他们都说,“好公司总会有做大的机会”,所以小公司首先要做好。 尽管同处服装渠道领域,但他们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:Carris的全雳说他们不会介入实体门店;只做门店的诺奇,丁辉则说还没有举措运用电子商务这种手段。但这是否会是两条平行线? 麦考林CEO顾备春则说,为什么做衬衣邮购的Land‘sEnd做不到“财富五百强”,而J.Crew和法国的PPR却可以?“差异在于后者是多渠道,而且打造多品牌”。从麦考林的“加重”到杉杉、报喜鸟的“轻质化”,融合是否第三条道路? 网络销售:缺乏体验性? 诺奇认为过去8年稳打稳扎地做门店是正确的,“服装是一个需要体验的东西”。他们希望做服装业的“国美”,而不是只卖网络销售侧重的“经典款”。网络销售寻求绝对的标准,不能太时尚。“比如可以一直流传的藏青T恤衫,比如白衬衫等”。丁辉在过去的8年中一直做门店,“网络我们不碰的”。 但显然很多人都认为诺奇错过了网上购物的庞大市场。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,中国2007年网上购物总金额是510亿人民币,其中服饰类占了16%,网络购物每年将保持65%的复合增长。在美国,根据美国大型网上零售商协会Shop.org的估计,2006年美国网上服装销售额达到了183亿美元,超过电脑类产品172亿美元的销售额。电子商务占美国零售销售额的7%,而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占国民消费总额的比例是0.8%,尽管这一数字已经是2006年0.25%的3倍强。 |
|